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传统曲艺代代传——记寺下周屋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周连发上犹县文化馆

传统曲艺代代传——记寺下周屋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周连发上犹县文化馆

时间:2018-10-07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传统曲艺代代传——记寺下周屋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周连发上犹县文化馆  

 

                                   周连发(穿蓝衣者)在表演寺下周屋车马灯。(资料图片)李伏学 摄

 

骆玉梅 黄姗姗 记者曾艳华

寺下周屋车马灯起源于明朝,是上犹寺下周屋村“厚德堂” 周氏嗣孙为纪念开基祖周可道而自编、自导、自演的曲艺节目,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车马灯都会到祠堂、圩场、乡间等地表演,至今已传承了近600年。

近日,在上犹县文化馆,记者见到了寺下周屋车马灯代表性传承人周连发。今年53岁的周连发是土生土长的寺下周屋村人,是寺下周屋车马灯第十八代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当时周氏可道公任朝廷巡检,为官公正廉洁,铁面无私,不畏强权,得罪了一些奸臣。当可道公告老还乡时,却遭遇奸人所害,只剩下宝马一匹跑回家中报信。为纪念可道公,后人就把跑回来的马养好,并代代传下来,人们把养马、与马嘻闹的过程结合当地的习俗编成歌舞,慢慢就演变成了车马灯。寺下周屋车马灯由丑小生(马夫)一人、茶婆一人、车夫一人、马童二人组成,车夫推一辆小木车、茶婆坐其上,两位马童各骑红、白马一匹。因古时车马灯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所以茶婆角色一直男扮女装。乐队由小鼓、铜锣、小锣、唢呐等4至6人组成。表演时,车夫同茶婆互相对唱马灯歌,同时也有锣鼓、唢呐等曲调,悦耳动听,唱词较多,夹杂少量对白,并配有适量的舞蹈动作与造型,舞蹈动作反复多次地出现,尤其是矮子步,更是原始采茶戏的精华。表演过程中,乐器伴奏夹杂着寓教于乐的道白和诙谐滑稽而独特的曲艺演唱,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1982年,年仅17岁的周连发第一次参加车马灯表演,至今已经过了36个年头。他对寺下周屋车马灯的每个角色都很熟悉并能准确地抓住角色的性格特点,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刻画得惟妙惟肖。他饰演最多的角色是丑小生马夫。年轻时,他便熟练掌握了马步表演的各种动作,表演技术娴熟,基本功扎实。平日里,无论上山下田,他都非常喜欢哼唱车马灯歌曲,如《正月是新年》《做到鞋子送情郎》《高山滴水》《鹅毛雪》《拜将台》《巴山步》都是他爱唱的曲子。

说到兴致时,周连发还精神抖擞地给我们表演了一段。只见他边比划动作边唱着:“锣鼓打来闹盈盈哟,一盘马灯一盘龙,马灯还在路上走哇,爆竹格打了七呀八斤”“一字写来一条龙,三国出了个赵子龙,百万军中救阿斗,万人头上呈英雄”“石榴打花婆婆疏,介当一只花鼓婆。花鼓婆子生的丑哇,跌了格牙齿几角箩”……

寺下周屋村车马灯表演能够流传下来,寄托了周氏族人希望后辈能够铭记先辈功德,延续家族传统,继往开来,勇创辉煌的良好愿景。2015年,寺下周屋车马灯被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于这一点,周连发意味深长地说:“要把这种民间艺术一代代传下去,不能让后代丢了祖宗的精神。”因为车马灯表演是每年春节周屋村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周连发抓住这个时间节点,从读书归来的后辈中不断发掘并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第十九代传承弟子周祥,早几年因个头还小只能饰演茶婆,如今已开始饰演白马马童了。同时,周连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多支持寺下周屋车马灯的发展,挖掘车马灯的历史渊源,补全资料信息,将这民间曲艺形式得到持久深入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