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红客户端讯(记者欧艳芬 通讯员郭思吟)7月15日,赣台客韵和鸣——两岸客家山歌共咏情交流座谈会在赣州市文化馆举行。来自台湾客家山歌艺术团与赣南客家山歌传承发展研究会的20余名客家歌手欢聚一堂,围绕两岸客家山歌创作与传承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赣台两地的客家歌手分别作交流发言,讲述客家山歌的创作经验和体会。大家围绕客家山歌传统腔调的唱法展开热烈讨论,从唱腔的独特韵味到演唱时的气息运用,从传统曲目的经典演绎到现代元素的融合创新,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客家山歌、促进两岸交流。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台湾客家山歌艺术团的歌手们畅所欲言,分享了《老腔山歌》《山歌子》《平板》等传统客家山歌的唱法。赣州客家歌手们倾情分享,讲到动情处就用嘹亮的歌喉,清唱《打支山歌过横排》《牛牯调》《客家之歌》等动人悠扬的客家山歌。
赣台两地客家歌手作交流发言。
台湾客家歌手分享传统客家山歌唱法。
赣州客家歌手分享赣南客家山歌的创作体会。
台湾客家山歌艺术团团长姜云玉说:“我们这一次的收获很大,对客家山歌的美学概念,我们觉得两岸都有相同的期待,我们也希望借助客家山歌作为载体,增加两岸的交流。”“客家人讲客家话,唱客家歌,叙客家情。我们在一起交流特别开心,赣台两地民众有着许多割舍不断的血脉亲缘,这是最打动人心的,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深入交流。”赣南客家山歌传承发展研究会会长黄玉英说。
赣州客家歌手和台湾客家歌手互动演唱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诞生于客家先民的田间地头、山林劳作,用质朴乡音记录着生活点滴、情感寄托与历史变迁,是客家文化最生动的表达。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最早的聚居地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客家摇篮”。赣台两地客家人“祖同宗、文同源、语同音、歌同调、俗同风、食同好”,客家山歌在台湾蓬勃发展,成为台湾客家同胞传承文化、凝聚乡情的重要方式。此次座谈会让台湾同胞深入领略赣南客家山歌的魅力,增进彼此文化认同与同胞情谊。赣台两地将以客家山歌为纽带,持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客家山歌、传承客家精神,让客家山歌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让客家文化成为进一步促进赣台融合发展的媒介和动力。
来源:赣南红
编辑:郭雨春
初审:谭云丽
复审:刘 亮
终审:谢曦然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