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取胜,微中见宏”是微雕的特质。近现
考古发现,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微型雕刻。
核雕工艺的极致为核舟。胡润生,江西大余人,是精品核舟重现人间的作俑者。其曾祖父胡开价于十九世纪末,举家从原籍江西省上犹县搬迁到大余。移居大余后,发现该地盛产梅子,其核骨质饱满,呈椭圆形状,便借助当时有钱人家胸饰物(或扇坠)之一之一的核舟模型,以伞骨、铁丝为原料制作刀具,试雕梅核饰物,并获得成功。
其雕刻作品多以“十八罗汉’,、“十二生肖”为主,但有时因人订购而雕刻梅核舟。核舟雕刻工艺极其繁杂,且费时耗力。其工艺流程为:选取果核——防腐浸泡——晾干——制胚——去(果)仁——定形——雕刻——刨光——上窗、上链——包装装盒。其中任何一环节出错,都会使作品成废品。